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一方面,物流业利好政策连发,高层领导亲自指示;另一方面,层层加码、“物流肠梗阻”等现象依然在多地出现。
1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6项任务,其中有3条直接利好物流业。具体包括:稳定和扩大消费,保障电商、快递网络畅通等;持续保障交通物流畅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进出口通畅;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等等。此前不久的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经公布了优化疫情防控的20条措施,要求在发生疫情期间,要全力保障物流通畅,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重点企业停工停产,落实好“白名单”制度。
11月24日,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总指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主持召开总指挥(全体)调度会议指出,当前全国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特点,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持之以恒抓好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一要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优化调整后的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通过交通物流环节传播扩散;二要加大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力度,切实做到“五个严禁”,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坚决防止过度通行管控问题反弹;三要坚持多措并举协同联动,全力做好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供需对接,坚决保障运输安全畅通;四要切实做好邮政快递末端服务,严格规范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关停关闭行为,保障突发情况下邮政快递稳定运行,坚决打通城市物流配送末端环节;五要及时建设启用应急物资中转站,加强统筹规划和运营管理,坚决保障涉疫地区重点物资有序中转运输。
就在同期,山东曹县的一位种植户在网上发布了开着收割机犁掉10万斤蔬菜的视频,视频中成片的芹菜被打碎在地里,让人心疼心酸又触目惊心,多家媒体报道了此事。秋冬时节,蔬菜紧俏,缘何卖不出去?有农民反映,外地拉菜的车,需提前3天报备,报备和审批手续繁琐;而郑州和西北五省的货车,即便提前报备也过不去;当地货车出去送菜,回去一律隔离7天;有商贩想去村里收购蔬菜,跟村镇都沟通好了,却在多地被卡着下不了高速;还有的地方货车司机排长队查核酸,一旦核酸过期就要重采重排。
对此,各路媒体日前纷纷发声,谴责这种层层加码的“物流肠梗阻”现象,并质疑其违反20条,存在加码伤农问题。因为,交通运输部也曾明确要求货车通行“即采即走即追”。同时,有官媒倡导,既要杜绝“一封了之”,也要防范“一放了之”。任何执行上的不精准、不科学,最终都会由当地老百姓为之埋单。
客观来说,既要……又要……是为两全、是更圆满,但同时也是苛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如何才叫“精准”执行?恐怕对谁来说都不易把握。放眼全国,保畅稳链关系国计民生与经济大盘,这一点应该说早已深入人心。然而,物流利好政策为何依然难以落实到位?各地在执行中为何纷纷走样、层层加码?
地方官员作为政策的主要行动人和执行者,当然应承担首要责任,但客观而言,人在做出选择时是会趋利避害的。在既要……又要……的前提下,一切都为疫情防控让路。加码了,最多就是批评,反正受损的不是地方官员自身;而一旦不加码,出了问题地方官员“受损”最大。
据称,近期甘肃、山东、河北、河南、广东、福建、重庆等多个省市都出现了农产品滞销情况。而曹县相关方面也传出最新回应:已按最新防控措施整改,无涉疫风险货车拉菜不隔离,同时该县正在调整防疫措施,全力畅通物流。河南则是多措并举帮助菜农对接销路,推出“一车一证一线路,有效期内车辆可以多次往返”等做法。各地采取的措施将在多大程度上收到实效?我们拭目以待。毕竟,利好政策只有落地执行了,才能真正称得上好政策
顺心捷达入股德坤、满帮与百世合作、三志融辉亿元投专线……|零担物流上半年大事件
2610 阅读3.62亿!申通收购菜鸟旗下丹鸟物流,背后藏着哪些商业大棋?
2072 阅读拥抱不确定性:“随机优化模型”重塑供应链决策
1789 阅读经典论文精讲:《供应链管理:不只是物流的新名称》
1791 阅读“ 自营 ” or “ 3PL ” ?:你需要的是混合物流战略
1741 阅读仓库自动化十年变局:智能重构的行业进化
1598 阅读百世跨境召开首届全国网络大会,将加速布局拉美新兴市场
1577 阅读没有一份物流工作不辛苦
1503 阅读马士基宣布涨价
1478 阅读判断一个物流人是否靠谱?闭环很重要
1485 阅读